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政法队伍>>正文内容

大丰法院“靶向”发力办好民生实事

民心所望,法之所向。办好民生实事,既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必修课”,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今年以来,盐城市大丰区法院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聚焦“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实实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听民意——找准群众“需求点”

 

“民生实事‘实不实’,前提是弄清楚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什么?才能瞄准问题、‘靶向’发力,做到‘有的放矢’。”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如平说。

为了解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新期待和新诉求,大丰法院积极拓宽意见反馈渠道,运用请进来“谈”、沉下去“访”、敞开门“评”等方法,全面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3月25日,该院组织召开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座谈会,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法院,“零距离”接受监督,“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同时,积极组织业务庭室法官走进工业园区、中小微企业,深入厂房、车间,通过一线视角了解企业职工司法“刚需”;主动对接社区、村居,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行“点对点”沟通,确保捕捉到最真实的民声。

 

 

察民情访民意,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目的是做到举措务实精准。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大丰法院集中梳理分析、共同研究、分类施策,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对一站式诉讼服务、胜诉退费、诉源治理、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等14项民生实事进行逐一分解,明确牵头部门,规定完成时限,为全院各部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作出具体可操作部署,切实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整改落实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

 

暖民心——搭建便民“连心桥”

 

“您好,请问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在哪个窗口立案,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啊?”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来到大丰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向导诉员问道。

经了解,老人想办理房屋产权过户,因其老伴多年前患有老年痴呆症,不动产登记中心告知其无法办理过户手续,需要他先到法院认定其老伴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导诉员得知其来意后,便引导其到“适老”服务专用立案窗口。在立案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立案。面对法院的暖心服务,老人竖起拇指,连连称赞。

这是大丰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的一个新常态。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院聚焦特殊群体,关爱困难群众,通过推出“贴心办”“上门办”等特色诉讼指引服务,为他们提供一对一帮扶、跟踪引导、智能平台指导。如针对老年人运用智慧法院平台困难的问题,提供“手把手”指导,确保老年人全流程、无障碍办事。针对年龄较大或因伤残卧床不起、行动不便且急需立案的群众,专门提供预约“上门办”服务。

除此之外,聚焦“智慧诉讼服务”建设,大丰法院全面推广纠纷化解和诉讼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功能运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积极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中国移动微法院”“江苏微解纷”等平台了解,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标。今年以来,该院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立案2905件,跨域立案26件;利用“江苏微解纷”平台调解案件1471件,调解结案1322件。

 

 

解民忧——答好为民“新考卷”

 

1998年以来,原告陈某享有的5.13亩承包地一直由被告袁某代种。2015年,考虑到生活成本的增加,双方就租赁费用重新进行了约定,租金每年600元,租赁期限至2028年。可协议刚履行一半,陈某又提出租金偏低,并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

“这类案子法律事实比较简单,判决会很快,但关系民生、涉及邻里,如果机械办案可能会不利于矛盾解决。虽然调解花费的时间精力比判决多几倍,但却能案结事了,多麻烦都值得。”刘庄法庭承办法官周泉表示。调解中,主动邀请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参与,经反复背靠背、面对面调解磋商,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原告申请撤诉。

司法服务做加法,矛盾纠纷做减法。从源头化解矛盾,真正解决群众的涉诉纠纷,是大丰法院司法为民的目标所向。

近年来,大丰法院大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强化与地方综治中心、司法局衔接联动,加强对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调解指导,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初,该院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法官进网格”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人民法院和基层组织协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该院不断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已组织干警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居开展普法宣传30余次,举办“民法典与美好生活同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生产”等主题讲座8场。一系列生动有趣、专业实用的宣传活动,犹如一场场及时雨,将法治信仰根植在群众心中。

 

 

“感谢法院,我们终于拿到辛苦钱了!”申请执行人现场难掩心中喜悦。6月4日,该院执行指挥中心内排起了队伍,10多名申请执行人领到了660余万元执行款。

执行是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最后一个环节。今年来,大丰法院不断深化“执行团队+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的“854模式”运用,挖潜能、出重拳、聚合力,通过集中执行常态化,不断给被执行人造成听觉、视觉冲击,形成强大的执行攻势。据统计,今年1至6月,该院先后开展专项集中执行活动28场次,司法拘留被执行人26人,执结案件2232件,执行到位金额2.9亿元,营造了良好的执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