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党员冬训引领“三治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阜宁县罗桥镇在党员冬训中突出乡村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群众主体,探索推行以党员冬训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以“有事好商量”为抓手,让村民自治“实”起来。罗桥镇以“有事好商量”为抓手,推动村级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真正让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
“一月一议”,完善村民自主议事。每月固定时间,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有事好商量”活动,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内容主要包括村集体资产处置、低保户评选、惠农补贴发放等。全镇利用冬训契机,组织民生协商议事活动23场,参与群众1060多人次,梳理问题38个,解决矛盾15个,提出建议意见28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喜人局面。
“一村一约”,完善村民自我管理。利用党员冬训,结合“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活动,制定村规民约。积极探索村民理事会、恳谈会等协商形式,建立健全民意征集、沟通酝酿、意见反馈等制度,保障村民有效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一村一网”,完善村民自我服务。在党员冬训中,重点围绕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完善基础设施、操办红白事等方面,建立村“两委”主导、党员带头、村民共同参与的村级自我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农村党员责任区制度,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以依法依规为重点,让农村法治“严”起来。法治,让乡村治理更精准有效。罗桥镇坚持“法治”支撑,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行为准则和自觉习惯。
聘请一名“治村顾问”。罗桥镇培养一批集学法良师、用法参谋、维权代理于一身的法律“明白人”,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结合党员冬训,发挥离任村干部的余热,聘请一批“治村顾问”,整合镇村法律工作者、法律服务志愿者等,成立信访矛盾化解民间听证评审团,参与矛盾化解。
建设一处“服务室”。罗桥镇投入30多万元,对信访接待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设有候访室、来访接待窗口、访调室、领导接访室,配备了网络信访一体化的办公设备。健全规章制度,作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的服务阵地。
推行一项“硬制度”。在冬训中,罗桥镇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头抓源头,变上访为下访。着力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地带、真空部位、薄弱环节、矛盾焦点”,动态掌握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为“发现在萌芽、处理在及时”,布下社情民意“体温表”。坚持带着问题下访、查找问题走访、解决问题回访,满意不满意,群众签下字,实现冬训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以家风晾晒为关键,让乡村德治“活”起来。冬训中,罗桥镇组织开展“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等鲜活事例,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
完善一个乡里乡亲联谊会。罗桥镇结合党员冬训,村村推荐1-2名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担任镇乡里乡亲联谊会成员,完善制定村民道德规范16条,促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养成。
形成一批好家风家训家规。各党组织依托支部党员活动日、“有事好商量”活动等,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等人员,深入挖掘提炼家风家训家规3800多条。张赵、沿边等村利用文化墙建起家风家训家规宣传长廊。
开展一次主题评选活动。在党员冬训中,罗桥镇先后组织开展“木兰之星评选”、“平安家庭创建”、“举办广场舞大赛”、“讲好罗桥故事”、“评选表彰群众文化带头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评选出一批“先锋党员”“孝亲敬老好媳妇”“最美家庭”等系列先进典型,提升党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 上一篇:响水县司法局:“三统筹”持续推进法治政…
- 下一篇:滨海:服务进田头,法助春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