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法治盐城>>正文内容

经开区法院:三个“加法”深耕多元解纷

近年来,经开区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解纷资源上做好“加法题”,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高效率、低成本的多元解纷新模式。

一是解纷布局“1+6”,下好诉源防治“先手棋”。立足融入社会治理“大棋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以法院为中心,在辖区设立6个审务工作站,形成“1+6”辐射型解纷网络,将解纷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提供了实体化依托。2020年以来,该院法官、法官助理开展“审判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90余人次,联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70余件。

二是团队建设“3+1”,打造审调融合“特战队”。充分整合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等非诉解纷资源,择优增配人民调解员10人,在“1审+1助+1书”的审判团队基础上,嵌入1名人民调解员,组建了9个“四位一体”的审调融合团队。同时,设置了诉前分流引导专员,对适宜调解的案件按类型筛选分流至各审调融合团队,由法官、法官助理指导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对于调解成功需出具法律文书的,立案后直接由团队内法官审核出具;对于调解不成功的,及时立案交由团队内法官审理,形成了“非诉在前、诉讼断后”的“漏斗式”纠纷解决模式。

三是内外联动“1+N”,构建多元解纷“共同体”。以进一步拓宽解纷渠道为抓手,着力推进“1+N”解纷平台建设。该院指导、推动市银行业协会成立全省首家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中心,联合区农业部门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先予调解机制,会同区劳动仲裁机构出台劳资纠纷化解框架意见,协同交警部门推进道交纠纷网上一体化处理,与区妇联、团工委共建涉未成年人纠纷联动化解机制,指导区住建局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了以“诉调对接中心”为体、以各解纷平台为翼的开放互动、交融共享“一体多翼”解纷体系。2020年以来,各平台共计化解纠纷31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