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峰:创新“四字”工作法 守护社区平安
今年32岁的朱国峰是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盐渎派出所的图侦高手。作为社区民警,他能深入基层,创新开展工作,为百姓服务。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因成绩突出,朱国峰4次被盐城市公安局表彰为“全市优秀社区民警”,2012年度获评“全市派出所消防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度当选“全市十佳配侦员”。
化解矛盾,他有“四字”工作法
我们都知道,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听、找、用、宣”,肯动脑筋,爱钻研的朱国峰在多年的社区警务工作中,总结出矛盾调解“四字”工作法,效果显著。
所谓“听”字,就是要通晓当地方言、风俗习惯,主动按序倾听当事人陈述,了解事情起因,提升群众认同感。“找”字,就是处理农村矛盾纠纷,坚决不图当时方便,通过走访调查、找出矛盾根源,收集证据,有针对性处理。“用”字,就是处理各类纠纷“四利用”:利用法律政策;利用证据;利用关系;利用亲情。“宣”字就是,解决农村矛盾纠纷,同步开展法制宣传,为群众计算打架的成本,宣讲法律法规和以案释法。
2020年2月3日,辖区有夫妻俩因家庭琐事打架,丈夫严某与妻子李某系组合家庭,二人因拆迁安置房的主次房间问题发生斗嘴,后丈夫严某用木凳将妻子李某砸伤,造成李某三根肋骨骨折,构成轻伤二级的伤情。
案件发生后,李某为了争一口气,坚决要求追究丈夫严某的刑事责任。鉴于二者是夫妻这种特殊关系,且打架也是家庭纠纷引起的。朱国峰运用“四字”工作法,“听”陈述、“找”根源,“用”真情,“宣”法律,分别对李某和严某进行劝说,打出“亲情牌”,让夫妻二人共同回忆婚姻重组的不易,懂得且行且珍惜,要多沟通的道理。夫妻俩也在朱国峰的耐心劝说下最终和好。
据了解,运用四字工作法,朱国峰每年有效化解大小矛盾100余起,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百姓的称赞。
跨省追捕,连续作战擒疑犯
日前,60多岁的辖区居民郑某拨打朱国峰的电话,含泪报警称:放在自己家里衣橱内的钱包被偷了,钱包内有1000元现金、一张10000元面值和一张26800元面值的存单。
急群众所急,朱国峰火速赶到案发现场,进行勘察及外围走访。通过到银行调取被害人的2张存单发现,存单上的存款早已被一个叫储某的男子取走。
朱国峰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储某的身份后,连续在储某家旁守候了三晚,才见到了储某的父亲,经了解,储某已离家多日不归,家人也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为了能够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追回受害人郑某的财产损失。朱国峰积极与刑大技术部门联系,通过技术手段,锁定储某的藏身地安徽省六安市,
跟领导汇报后,他连夜赶到六安市,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储某。储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破案后,朱国峰积极与储某家人沟通做工作,终将3万余元赃款追回。
郑某在收到退赃款后,激动地握住朱国峰的手说:“人民公安,为人民,谢谢!谢谢!”
创新宣传,生动活泼受人喜
作为社区民警,朱国峰喜欢把玩扩音器、小音箱、播放机、手机,还亲切称为社区警务的“小法宝”。
刚工作的时候,朱国峰发现,派出所里的社区民警的宣传形式基本上以发放宣传单为主。思维比较活跃的他就考虑,像这样的宣传方式,到底能不能取得实效?
“对现场识字的人说不定有点效果,但对不识字的人或许就是废纸一张。”群众无意之中流露出来的一句话,触动了朱国峰的神经:既然开展了宣传,就应该确保有点实效,绝不能拘束于单一的发放宣传单,不能流于形式。
怎么创新?朱国峰想到了大学社团活动时用的扩音器。“对,就用这些音响设备,喇叭一响,相信老百姓都会被吸引过来。”
他还清楚地记得,多年前第一次在社区“摆摊”宣传时,扩音器一放,很多人围上来。他从使用扩音器做起,在较短时间就改变了过去相对单一的宣传模式,“闯”出了宣传工作的“新路”。他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开展宣传:从使用扩音器自己讲,到录音后用小音箱循环讲解,再到用播放机循环播放,再到用手机随时随地“插播”,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
“社区的工作就是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朱国峰一有时间就会到社区,上门入户,走访慰问群众,了解群众对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建议。“我不敢说我认识社区里的每一个人,但是很多人,他们的面孔,我还是有印象的。”大多居民的样子已经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他也和社区居民打成了一片,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喜欢与他交流,向他咨询。
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因跑的社区多、干劲足,朱国峰先后骑坏了多辆电动自行车,换了近10组电瓶。带着兴趣干,带着情感做,他将社区警务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今,他负责的辖区刑事案件从2017年的249起下降至2018年的147起,又下降到2019年的129起。
- 上一篇:【政法先锋】谭大姐的“侠骨柔情”
- 下一篇:【网格故事】单军兰:积极作为的网格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