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法治盐城>>正文内容

建湖县法治建设又出新“亮点”


 

建湖县法治建设又出新“亮点”

 

近年来,建湖县根据省、市委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总体战略,紧紧围绕创建“江苏省法治建设示范县”目标,以“四个行为规范”为抓手,坚持目标引领,坚持突出重点,坚持开拓创新,谱写了法治建湖建设的新篇章。

一是法治建设有了新举措。建湖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法治社会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顶层设计,精心谋划部署。创新设立依法治县工作奖。为了把建湖县的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年初召开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会议”上,不仅县委主要领导和各镇(街道、区)、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法治建湖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各条块的责任,同时,把依法治县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区)、各部门、各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依法治县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依据,而且在全县综合考核中设立依法治县工作单项奖。创新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积分制。每年积分情况存入个人档案,并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首创法治建设联络员制度。全县各镇(街道、区)、各部门明确一名中层干部为法治建设工作联络员,及时传达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关于法治建湖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协助抓好本地、本部门法治建设工作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负责向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本地、本部门的有关工作动态、信息、经验和重大活动情况。创新考核奖惩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法治建设工作推进会和半年“家家到”政法综治、法治现场观摩会,总结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阶段性任务要求,并对工作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对后进的镇及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发交办单限期整改。

二是阳光执法有了新进展。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法治建设的关键,努力打造一流的法治政务环境。建湖县首创行政执法责任制,被人民日报社题为《依法治国方略.在县级行政区域的实践》编印成书,向全国出版发行。县审计局创新“三层动态组合”审计模式,打破传统的行政科室界线,以审计项目为中心,对审计组成员实行动态组合,防范了“审计廉政风险”。该做法被《经济日报内参》报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家领导人,同时,该局主要负责人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合影留念。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强化平台建设,做实“一窗式”服务。在县中心新设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和“三证合一”综合窗口,负责对审批工作的一次性告知、登记、初审、分流、送达等工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首创推行行政执法个人档案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每位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每起执法案件的执法情况、群众投诉举报情况实行评价打分,逐一记入个人档案、年度累计,考评行政执法工作质量,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是执法为民有了新提升。坚持把公正司法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县人民法院建立案后回访制度,对三类案件案后必需回访:对判决案件,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努力让当事人服判息诉;对调解未当庭履行的案件,及时敦促债务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减少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以及有信访风险的案件,做好释法明理工作,防范涉诉上访事件。县人民检察院创新设立了检察官训诫制度,对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妨碍作证的行为人、非羁押犯罪嫌疑人、相对被不起诉的人员这四类人进行了训诫,被训诫人员无一人再犯罪或违法,达到了处理一案、挽救一批、教育一片的良好的社会效果。先后被盐城市评为社会治理创新典型实例;首批获得法治江苏建设提名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上冈中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与民同行、保民平安、为民服务、让民满意”的工作路子,在全省推广。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创新交通安全“五必到、五必问、五必备”工作法,先后被国务院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公路巡警队,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被公安部表彰为优秀基层单位并荣记集体一等功。

四是法治宣传有了新载体。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全民知法守法。完善法治宣传体系,县有法治艺术团、镇(区)有法治宣传队、村(居)有法治宣传员三级法治宣传体系形成,金乐法治文化艺术团,编排淮剧《护农卫士》、《钱二婶告状》、小品《你是亲妈妈》、《老俩口学法》等30多个节目,巡回各镇村演出。创新法治宣传手段,在原有的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手段基础上,利用现代媒体、微信、微博客户端进行宣传,还通过拍微电影的方式进行宣传,今年已拍摄了6部法治微电影。其中,《听见.爱》被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和中央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办公室联合组办的第三届“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奖赛中,评为优秀作品。扩大法治宣传阵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湖中路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一条街、神台路法治风光带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的基础上,今年又打造了青少年法治教育馆和秀夫法治园,各镇(街道、区)也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公园或法治广场,实现了县、镇、村(区)法治阵地全覆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是法律服务有了新体系。建立完善县、镇(街道、区)、村(居)、组四级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发挥法律服务在服务基层群众、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发展的作用。创新建立村(社区)司法站。在全县246个村(社区)建立起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司法行政八项职能为一体的村级司法站,经多年的运作,村(社区)司法站已经成为一个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该经验得到了省司法厅和国家司法部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进行了推广。组建基层农村法律服务社。将依法治县工作的触角向农村最基层延伸,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法律服务社。向居民宣讲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地了解所需的法律知识,享受到面对面、心贴心、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真正形成了镇有司法所、村有司法站、组有法律服务社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这一成功做法,得到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宇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创新建立法治超市。为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知识需求,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法治超市”,从纸质法律书籍,到互联网的最新案例查询;从法律宣传,到处理调解纠纷;从提供法律服务,到解决信访问题,奠定了好的法律基础。

六是民主自治有了新模式。坚持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法治建设根在基层,根深才能叶茂。建湖县沿河镇新丰村创新“532”工作法,该村在全面推行“四民主、四公开”的基础上,建立了“5324”工作法,5324,即村级重大事项的处理,由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两委”共同组织实施“五道程序”,对村“两委”商议形成的意见、对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决议、对村议定事项及当月财务收支进行“三次把关”,决议执行前向群众公开实施方案、执行后向群众公开实施结果的“两个公开”。在此基础上,该村制定出台了村情发言人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学法知法示范者创建、平安法治志愿者。建湖县近湖街道神台社区“12346”运行机制开启社区民主法治化的新模式。强化“一元领导”。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书记兼任综治办、法治办主任,坚持一元领导与多元有序参与相结合;公开“两份清单”。街道、社区明确权职边界,制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27项)两份“清单”。取消原来具有行政命令的责任书,明确双方的约定责任;搭建“三个平台”。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议事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是社区成员实施自治的组织,社区内部的事务,由社区居民自己来定,使社区自治走向制度化;运用好“四个载体”。社区设立了党务居务公开栏、法规政策宣传栏、设置了党员代表议事室、互联网+居民诉求;规范“六个程序”。社区重大事项实行居民提议、党组织研议、居委会商议、居民代表会议(议事会)决议、居委会组织实施、监委会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