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平安盐城>>正文内容

盐城大丰启用“城市大脑”智治交通短板

紧盯智慧平安大道创建目标 204国道辖区路段事故同比下降41.8%

盐城大丰启用“城市大脑”智治交通短板

 

今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公安机关紧盯智慧平安大道创建目标,积极搭建“城市交通大脑”平台,倾力打造204国道“平安放心路”。整治工作开展以来,204国道辖区路段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1.8%,亡人事故同比下降50%,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同比下降85.7%。

 

借力现代科技, 以“智慧”增进平安

“交叉路口,请注意交通安全。一慢二看三通过。”9月21日9时许,一辆轿车途经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村口,准备驶上204国道,路旁指引杆上的感应式智能语音提醒系统立即播音提醒。204国道预警电子屏也同步跳出“缓”字,警示灯不停闪烁,警示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这是大丰区搭建“城市交通大脑”平台,推动交通管控精细化的一个缩影。

“由于交通环境错综复杂,光靠人力和经验很难大幅减控事故发生率。”大丰区公安局副局长张正辉说,他们的做法是积极推进智慧交通项目建设,建成智慧交通管控平台,并加强前端监控等感知设备建设。这些硬件设备可结合卡口警力实时获取的流量数据,通过科学计算,以红黄绿三色直观反映路段通堵状况,实现精准管控。

“城市交通大脑”还具有交通违法智能预警功能,其做法是在主城区、国省道、县乡道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增加违法抓拍设备,提高对闯红灯、不系安全带、超速、违停等的查处能力。同时通过智慧交通管控平台大数据研判,实现对重点违法行为自动预警。

以204国道为例,自6月1日以来,大丰警方累计查处非现场违法行为5500余起,与项目建设前同比上升480%,交通违法行为发现能力大幅提升。

 

综合防控治理, 发挥基层“末梢”力量

建设“大平安”,重点难点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

在大丰区新丰镇圩中村村民委员会门口,挂牌设有圩中村交通劝导站。一进门,桌上除摆放着交通宣传资料,还建立有“一户一档”,实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一标”即标准化信息采集地址库,“三实”即实有人口、实有车辆、实有交通安全设施。笔者在一本注明“圩中三组村民刘群”的人员、车辆信息登记簿上看到,里面不仅有其家庭成员信息情况登记,而且还以图片形式,将户主的汽车、电瓶车与其本人合影入册。

“民警为精准掌握辖区人、车、房、路等交通安全要素,必须逐户登记信息。”大丰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人介绍,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后,管理成效显著。以圩中村为例,通过强化所队联动,联合开展查缉布控、巡逻防控等工作,扎实推进“一盔一带”工程,今年没有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年内计划建成劝导站18家,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张正辉说,今年大丰区通过公安、交通运输、城管以及网格员捆绑作业,强化联合执法,先后组织开展27轮次联合行动,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14处。

 

坚持“深挖根治”, 着眼“长效常治”

为推进“智慧交通”项目建设,今年大丰区投入350余万元在204国道布建了114套高智能高清晰的前端感知设备、15块交通诱导大屏和3处声光电行车预警,实现对目标车辆“看得清、查得准、可溯源”的管控要求。

坚持“深挖根治”,还要着眼“长效常治”。为此,大丰区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建立“区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牵头、各乡镇参与”的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属地交通管理主体责任。在国道沿线镇建设安全管理站,建立“分管镇长、路长、村长”三长负责制,打造交通安全管理的前沿战斗堡垒。同时优化调整勤务运行模式,实体化运行交警勤务指挥室,与区公安局实战指挥中心、交警指挥中心搭建“扁平指挥、上下联动、精准高效”的三级指挥体系。

如今,大丰区还在积极构建交通设施维保机制,明确网巡队员和铁骑队员、网格员的日常巡查责任,在群众中培植以公交车驾驶人、出租车驾驶人、外卖骑手等群体为主的“啄木鸟”队伍,鼓励群众拍照上传身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消除风险隐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