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法治盐城>>正文内容

盐城法院2019年度服务保障“三项清理”十大典型案例(下)

编者按:为进一步加大服务保障“三项清理”工作力度,近期,市中院组织开展了全市法院服务保障“三项清理”工作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评选出工作成效显著的“十大典型案例”,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发布。本期刊登下篇5则案例。

 

案例六:江苏利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益方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执行案

【基本案情】江苏利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众公司)是一家经营汽车零部件制造、机电产品及配件维修的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欲求重组未能成功,后因拖欠工人工资及建设工程款被诉至法院,涉案金额高达4200余万元。江苏金华宇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华宇公司)作为债权人,对查封的利众公司涉案房地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如何高效司法处置成为本案执行的关键。

【工作情况】案件执行过程中,大丰法院一方面积极与属地政府沟通协调,寻求协助及优质投资;另一方面迅速查明利众公司“以租谋占”的事实,果断作出涤租裁定,引导相关利害关系人通过执行异议程序进行权利救济,对涉案厂房和土地公开推进司法拍卖程序,最终由苏大维格(盐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4100万余元竞得。拍卖成交后,考虑到利众公司故意躲避不配合,厂区内的机器设备亦被其他法院查封未处置完毕,大丰法院制定严密执行清场方案,并在公安、社区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将利众公司厂房内机器设备等腾空安置完毕,将涉案厂房土地顺利交付买受人。通过强制执行,本案有效盘活“僵尸企业”闲置厂房3.7万余平方米,闲置土地80余亩。

【典型意义】该案被执行人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名下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厂房土地长期闲置,不仅不利于胜诉当事人权益兑现,也造成了优质资源的极大浪费。大丰法院充分发挥司法服务经济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快速处置“僵尸企业”资产,最大限度地激活沉睡资产资源,为保障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该案处置速度快、力度大、程序规范,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认可,竞买人接手后顺利进行生产作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案例七:东台凯菱家电科技有限公司返还财产执行案

【基本案情】东台市头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头灶投资公司”)诉东台凯菱家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菱家电公司”)返还垫付的9660816元土地出让金纠纷案,东台法院作出判决并生效后,凯菱家电公司仍未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工作情况】在执行过程中,东台法院在对案涉房地产测绘时,发现厂房区域内虽有5间房产,但其中2间无土地证。经查,无证房产曾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因未缴纳税款,导致该证已失效。为此,东台法院向党委政府汇报通报有关情况。在党委政府牵头下,住建局、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头灶镇政府、法院,多次就凯菱家电公司房地产处置问题进行会办,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将房地产整体处置。在此基础上,经第三方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该房地产市场价为2445.29万元。

拍卖阶段,东台法院通过淘宝网平台、东台法院微信公众号、头灶政府招商平台,高频次推广该房地产竞拍公告,后东台市博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1712万元竞得。为顺利交付,东台法院与当地政府共同协调,促使厂房内承租人或自行腾空,或与竞买人签订新的租赁合同,圆满完成了交付工作。后制定凯菱家电公司系列案件的科学合理分配方案,获得各债权人认可。

【典型意义】一是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积极与当地政府联动协调,实现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二是制定方案降低风险。凯菱家电公司除本案外,还有其他执行案件尚未履行完毕,东台法院根据债权性质,制定详细的分配方案,维护了各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可能引发的信访风险。三是释法明理赢得民心。东台法院多次联合当地政府部门与厂房内承租人沟通、协调,最终取得了承租人的理解与积极配合,使得资产得以顺利交付竞买人。四是“腾笼换鸟”注入活力。本案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工业厂房面积较大,并成功引进了东台市博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这类符合东台市产业政策导向、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接盘,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案例八:江苏华伦天怡服饰有限公司破产强制清场案

【基本案情】申请执行人江苏华伦天怡服饰有限公司管理人与被执行人盐城新园地服饰有限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开发区法院于2018年1月作出判决,判决限定承租人盐城新园地服饰有限公司在判决生效后二十日内搬离江苏华伦天怡服饰有限公司在新园路20号的厂房,并将厂房及附属设施归还破产管理人。但该案案涉厂区占用、使用情况复杂,涉及人数众多,执行难度前所未有。

【工作情况】开发区法院立案后一方面迅速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执行小组,制定执行方案,通过积极地实地走访,了解承租户的基本状况,发布限期搬迁公告,断水断电,对相关人员采取拘传、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另一方面主动向厂区所在地盐南高新区党工委沟通,联合该区“三清办”,协调公安、街道、消防等多方力量,逐户做释明、搬迁甚至强迁工作。

在开发区法院、盐南高新区历时五个月,出动执行干警百余人次,府院联合集中行动十余次,不畏酷暑,不分昼夜,逐户推进的这套兼具法理情理的“组合拳”打完后,陈某及其租户受到强大震慑,吃了“苦头”,没了“盼头”,不得不向法律低头,陆续搬离。江苏华伦天怡服饰有限公司37973平方米的厂区得到妥善清理,现该厂区经破产拍卖以5200万余元成交,为新项目的落地清除了障碍。

【典型意义】本案的成功执行,用好了府院联动机制,发挥了政府各职能部门优势;用准了法律强制措施,以刑罚的高压直接迫使被执行人放弃抵抗的念头;用足了配套执行手段,严禁众租户以拖待变;用活了法理情理关系,赢得了绝大部分租户的理解。不仅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探索出了一条府院联动、法理融通推进“三项清理”工作的新途径,也向社会宣示了人民法院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案例九:被执行人滨海泰悦木业有限公司系列案件

【基本案情】滨海泰悦木业公司原为滨海县招商引资企业,经营地为滨海县蔡桥镇,占地140亩,主要从事木地板加工,该企业近年来在滨海先后发生一系列纠纷案件,逐渐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去年以来相关纠纷陆续诉讼至滨海法院,总执行标的逾2000万元,另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尚有部分债务如当地村民的劳动报酬纠纷等未进入到诉讼程序。

【工作情况】滨海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得知台资上市公司台湾嘉钢集团有意投资,分管执行领导与承办法官便积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招商部门沟通,打消了台湾投资方的担心。同时滨海法院又做通最大债权人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解除了对泰悦木业公司财产的相关保全。此外,滨海法院启动诉前多元化解机制,帮助泰悦木业公司厘清未进入诉讼的相关纠纷情况。

经多方协同最终促成台湾嘉钢集团以2630万元成功接收了原泰悦木业全部厂房和土地,并注册成立了嘉钢精密工业(盐城)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均得到全部兑现。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企业现场视察并予以赞扬,滨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法院主动作为、积极服务“三项清理”工作充分肯定。

【典型意义】一是盘活“僵尸企业”,实现“腾笼换鸟”。滨海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抓住机遇,与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同配合,成功引导新的投资主体接盘,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升级。二是执行化解潜在纠纷,节约宝贵司法资源。滨海法院通过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协调处理未进入诉讼程序的相关债权,避免了相关债权人再次进入诉讼程序确权的讼累。三是以优质司法服务助力企业生根落户。法院作为司法机关,积极为企业、为政府、为群众服务,接受法律咨询,多方协调释明,配合地方政府力促双方达成协议,终于盘活了原泰悦木业有限公司的资产。

 

案例十:江苏中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执行案

【基本案情】中行响水支行向响水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江苏中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原起重机械总厂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响水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江苏中原公司的房产、土地进行了查封、评估,因抵押土地的特殊性,导致第一次流拍。

【工作情况】响水法院详细调查了其辖区对该拍卖房屋、土地有需求的企业并告知拍卖信息,及时推送拍卖信息,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第二次拍卖成功,最终价款为25272620元,该拍卖款扣除相关过户费用后已经用于偿还中行响水支行借款本金2000万元及利息。

目前竞拍企业江苏欧亿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该拍卖土地上组织生产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用于生产配套的耐火砖。

【典型意义】该抵押房屋、土地的拍卖成功,是响水法院与响水县沿海经济开发区及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使得银行的债权得以清偿,也使得闲置的厂房、土地重新得到有效利用,为响水县沿海经济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