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司法局:江苏南通市以创新引领政法事业开创新局面
3月3日,南通市召开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市委书记陆志鹏和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以及综治法治成员单位的一把手出席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政法工作的重视。南通政法工作多年来有很多创新亮点。在今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孟建柱书记也推介了“三所共建”等南通经验。那么,新的一年,南通政法工作又明确了哪些“任务清单”和特色举措?为此,记者专门解读了南通的政法工作会议报告。
明确任务
确保实现总体目标
2016年,南通政法机关交上了一张满意的成绩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南通政法机关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推进平安南通、法治南通、过硬队伍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成效,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和政法队伍满意率分别达95.33%、96.72%和89.27%,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手段,寄递行业安全监管“南通模式”、基层治理“三所共建”两项经验,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被推介,平安志愿者联盟建设、社会保安联动联勤联防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崇川区虹桥街道“四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得到省委书记李强的肯定,南通市委也给予充分肯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南通市委对于今年的工作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市委书记陆志鹏要求全市政法机关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新起点上开创全市政法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为此,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永华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将为十九大顺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这次会议的主题。会议提出,全市政法机关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省市党代会和全省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牢固树立深度的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工作预见性,强化责任、改革创新、抓实举措,进一步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平安南通、法治南通和过硬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提供坚强政法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年工作努力实现“三升三降”工作目标,即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政法队伍建设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刑事案件发案数、群体性事件数、公共安全事件数进一步压降。
强化创新
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南通市十二次党代会把“社会治理更优”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个标志之一。为此,南通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质效。
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第三方评估、鉴定等市场中介力量开展行业调解。促进多调联动,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多种机制融合,重点加强诉调对接,更好地发挥调解机制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中的独特作用,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健全征地拆迁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推进县、镇、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建设,完善预防处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涉校矛盾纠纷处理,严防“民转刑”特别是命案的发生。
创新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推进升级版技防城建设。充分运用物联网、高清视频监控、自动报警、人脸识别等现代科技,构筑人工智能、安防科技、专业值守、志愿巡逻等为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探索试点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智能小区建设,每个县(市、区)分别选择至少一个新小区、一个老小区进行试点。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推动市、县两级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实战应用机制。
创新推动实有人口动态精准管理。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地方立法,开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管理攻坚行动,探索对“人房物车网”等治安要素的实时管控,加强对“吃住行消寄”等活动轨迹信息的融合研判。建立重点人群数据信息库,落实刑满释放、社区矫正、涉邪涉毒等人员帮教衔接机制。推广“阳光学校”建设经验,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流浪失管儿童关爱帮扶救助机制,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
创新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按照建设一个实用的服务场所、配备一支精干的专业队伍、健全一套管用的工作机制、强化一个有力的数据支撑、实现一个满意的工作成效“五个一”标准,推动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效化运行。把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强化人财物保障,合理设置基层网格,完善村(社区)干部、网格长、网格员的三级管理架构。
强化规范
提升法治南通建设水平
去年,南通被评为全省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今年的工作,南通市作了具体的谋划,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会议提出,以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为目标,以强化规则、促进规范为关键,不断深化法治南通建设,更好“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引领作用。建立领导干部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制度,健全领导干部述法述责考评机制,把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深化领导干部学法考法制度,出台《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开展法治能力培训和法律知识集中考试,提升法治能力和素养。
强化规范权力运行。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业务培训、考核通报、警示提醒、行政问责、行政败诉案件分析报告、典型案件旁听评议等相关制度,确保依法应当出庭的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健全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法院检察院司法监督、第三方评估、社会满意度调查等多元监督体系,重点加强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行政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司法责任制、诉讼制度等各项改革措施在南通的落实,重点完善员额制改革举措,推进内设机构改革,落实证人出庭作证、认罪认罚从宽等制度。统筹推进公安改革、国家安全机关改革和司法行政改革,重点深化警务体制改革、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和公安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深化律师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社区矫正制度等改革。
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精神文明创建、民主自治、基层党建、群团组织建设有机结合,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开展诚信法治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制度,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基层民主自治,推广“政社互动”“邻里自理”“街坊共治”等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序发展社区社团组织,促进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加强法学会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学研究。
强化从严
锻造全面过硬政法队伍
去年,南通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今年政法队伍如何抓,南通将围绕总体目标和四个方面,一项一项抓落实、抓指导、抓督查,不断加强政法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对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及政法各部门分层、分批、分期开展政法干警政治轮训,确保五年内轮训一遍。加强党的政治纪律规矩教育,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完善议事决策等制度;建立完善政治督查制度,定期对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载体,用好新媒体,做足“微文章”,积极构建新媒体、自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启动新一轮政法队伍建设“四大活动”,以业务培训强化理论基础,以岗位练兵增强实战本领,以技能比武大兴学练热潮,以素质考核促进全面提高。结合市委“走帮服”等活动,广泛开展“送法律、送文化、送服务”等司法为民活动,积极选派优秀政法干警到维稳处突前沿、涉法涉诉信访接待窗口、“富民强企”等基层一线参加岗位锻炼,在为民服务中提升工作境界和能力水平。落实依法处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工作机制,提高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舆情应对处理能力。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修订完善政法干警“铁规禁令”,规范干警行为,杜绝权力寻租。严格纪律作风整治,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和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少数干警霸道作风、“冷硬横推”现象和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建立政法干警违法违纪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公布政法系统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营造全面从严治警的浓厚氛围。严格交流轮岗机制。把交流轮岗作为一项硬性规定和长效机制予以推进,重点推动热点岗位的干警轮岗交流,增强政法队伍活力。严格队伍常态督察,建立健全与纪检、组织、信访等部门相互协作的监督机制,解决执法司法领域突出问题。
加强领导班子和政法委自身建设。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配强政法领导班子,把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尤其是一把手岗位上来。加强党委政法委自身建设,提高党委政法委对政法部门的领导能力、统筹能力、监督能力,推动县(市)区委政法委设立实体化运作的政治处,确保有编制、有机构、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