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平安盐城>>正文内容

以青春之名,让警徽闪耀

在盐城公安队伍里,有这么一股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力量,他们带着忠诚和热血,坚守在维护社会稳定主战场、打击违法犯罪最前沿、服务人民群众第一线,他们以青春的名义,让警徽在青春中闪光,让青春在警营中无悔!

 

在大战大考中

彰显青年责任

 

春风和煦,菜花遍野,大地万物复苏,而一场疫情的“倒春寒”,让这片生机盎然蒙上了一丝阴霾。

“我年轻,让我去吧!”3月17日,城北一商贸城被封控,2000余名群众就地隔离,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新洋派出所民警周怀彬主动请缨,成为首位“逆行”进入封控区的民警。

化解矛盾、疏导纠纷、巡逻防控……虽是“90后”,但是多年基层派出所的摸爬滚打,让他做起群众工作来得心应手,总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隔离点、交通卡口、疫情数据核查专班……闪耀在抗疫一线的青春力量还有很多,他们有的熬红了双眼、有的喊破了喉咙,但他们都选择无畏向前。

“车辆动起来,应急车道禁止停车。”5月1日,正在执行高速公路“清道扫非”专项行动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客籍民警王云龙已经近1个月未回家。由于实行闭环管理,平时他只能通过视频安慰妻子、思念孩子。

青春与使命同行,奋斗与荣光相伴。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在扫黑除恶的最前沿、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第一线……当危险到来时,总能看到公安队伍迎难而上的年轻身影,山花烂漫终有时,勇敢逆行方显青春本色,平凡的他们不再平凡。

 

在改革创新中

展现青年担当

 

“这个机器人,用处还真不小。”4月4日的清晨,聚龙湖边散步的张大爷突然晕倒,5G智能巡逻机器人巡逻到此时发出远程求助,派出所立即感知,及时将张大爷送医。除了巡逻机器人,“鹰眼”无人机也在执行着警务任务,二者相得益彰,构成了智慧巡防新格局。

“年轻是我们的优势,能想能干是我们的强项。”一项项务实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一支年轻而富有创造力的团队——市公安局盐南高新区分局科技信息化创新团队。该团队30名成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90%,已获国家专利10余项,开发智能警务装备7种15类,搭建智能警务模型45种。

青年民警是公安队伍的生力军,是公安事业的希望和未来。

“全市35周岁以下民警占比41.83%,是公安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市公安局人事处负责人介绍,公安机关组建数梦战队、猎影战队等作战单元,挑选精英力量组建实战培训团队,为人才培养、服务实战发挥了尖刀作用。

据了解,警方还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无人机培训基地、江苏公安巡特警基地、数鹰大楼等警察训练基地,推进实战化教学训练改革,进一步用好送教上门和民警职业技能大赛,为青年民警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赓续传承中

凝聚青年力量

 

全国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盐城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射阳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郭晨今年26岁,已是全国公安机关“电子数据取证分析部级专家”。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把责任转化为动力,为维护网络安全、打击违法犯罪贡献更多青春智慧。

攻克区块链等新型案件的全国侦办虚拟新型案件专家,市公安局经侦支队“90后”民警杨磊;空手夺白刃获首届江苏公安杰出青年卫士的“最飒女警”,盐南高新区分局“95后”民警杨蓉蓉;创新车辆查缉布控三大技法,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的交管能手,盐都分局“80后”民警任郝……青年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向善的旗帜,通过“警星闪耀、群英荟萃”典型培养计划,全市公安青年典范不断涌现。

“我是中国人民警察,我宣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矢志献身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5月1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市公安局组织新入警民警代表在盐都分局盐渎派出所沉浸式党建文化长廊,感受党的光辉历程,重温誓词。

“我们常态举行青年民警故事分享会、座谈会,分享他们的经验,了解他们的动态,并发挥好群团组织的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上持续关心他们的成长。”市公安局团委副书记王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