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平安盐城>>正文内容

盐城公安数据防疫的背后

“一条数据关系着整座城市,我们要对每一条数据负责。”这是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疫情防控数据专班民警的共识。

一天核查数据2万余条、24小时轮班……他们没有身穿防护服,却紧紧织密防护网;他们没有直面群众,却默默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坚持“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专班民警们在海量数据和点滴细节中寻踪觅源,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数据攻坚战。

 

夫妻搭配,干活不累

 

孙华俊40岁出头,可脸上已堆满皱纹,他主要负责数据分析、各类报表制作汇总、与卫健部门交换数据等具体工作。各条线疫情数据来源多、数据项设置不统一,孙华俊便自学代码编程,统一数据模型,实现数据库自动抓取,高效准确地将一组组数据汇总上报。宁可交叉、不留缝隙。信息量稍微回落时,孙华俊总结研究出多种适应核查、研判工作的技战法,对数据信息归档,做到心中有“数”。

妻子奚凤是毓龙派出所一名辅警,负责辖区内5万多居民、33家宾馆的健康监测数据统计。居民是否打过疫苗、是否途经涉疫地区?疫情数据随时变化,奚凤每天要打130-150个电话,询问、登记、核查、汇总。

夫妻二人,虽一周未见,但彼此“联系”从未断过。奚凤每日将派出所的数据报表统计好后上报,孙华俊则将报表中的数据分析结果反馈下发。同事们都笑说“夫妻搭配,干活不累”。

 

三天三夜,三桶泡面

 

信息时时畅通,数据时时下发,日夜连轴是常态。曾俊豪是专班核查组组长,每天来自交通卡口、封控管控区、发热门诊等四面八方的数据源源不断涌入,频繁与各种数据打交道,让他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发挥公安大数据优势,形成数据信息闭环,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前几日,曾坐在电脑前三天三夜,吃了三桶泡面,忙起来,根本感觉不到饿。”曾俊豪说,有些人员行动轨迹非常复杂,需要联系交通、卫健等多个部门才能核查到位,再经过精细筛选、反复研判,才能落地生成一条条可见人见码的鲜活数据。

“你们真的好辛苦!”电话核查常进行到深夜,一句简单的认可,曾俊豪就很满足。

 

拔针就跑,瞬间投入

 

打电话、收数据、核对表格……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繁杂而细碎。辅警李小鹏电脑里的海量数据被黄色、蓝色、绿色、红色等各种颜色填充,每张电话核查联系表也清清楚楚记录着人员信息:是否做过核酸、是否有过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由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熬夜,免疫力下降,李小鹏感觉头昏脑胀,脸部也有些微肿,便利用晚饭时间去社区挂了消炎水。2月22日晚上8时,李小鹏在工作群里看到核查通知,看了一眼还有三分之一的消炎水,自行拔了针头就往单位赶,这事隔了很久同事才无意中得知。

“不管任务多严峻、时间多紧迫,只要督办单一下,小鹏都会立刻放弃休息,瞬间投入工作。”专班负责人陈引进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