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法治盐城>>正文内容

我市做好“四道题”构建法治化政府治理轨道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抓早动快、节点推进,积极构建法治化政府治理轨道。

 

紧扣便民利企“命题”

 

在全国首家实行国有资产数字化交易改革,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盐城市“互联网+国有资产交易”被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专家组誉为“盐城模式”。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向基层延伸,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动态梳理“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网上可办事项占比达96.5%。推动高频事项“掌上办”,目前已有158个高频应用接入江苏政务服务网移动端,“我的盐城”APP累计集成418项便民服务。我市新兴行业、企业经营范围4条个性化登记需求,被纳入全国经营范围规范化字典库。

 

做好法律服务“课题”

 

全市13个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建了“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为全市5万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扎实推动“律师万人比”监测项目落实,建成海外法律服务中心9个,成功引入北京盈科、江苏永衡昭辉等7家外地规模品牌律师事务所,并与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高端法律人才,律师万人比提升至2.46,提前半年完成任务。精准解决群众法律需求,受援群众满意率达98.6%。

 

优化营商环境“专题”

 

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确定2020年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提出24项政策措施,开展亲商重商、公平诚信、审批提效、作风整治等4个专项行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意见》,依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4097件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废止33件。

 

攻克纠纷化解“难题”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成立全省首家具有非诉服务职能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盐城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健全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发挥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知识产权调委会调解组织作用。今年以来,全市商会调解组织共化解纠纷70余件、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80余件。全面提升民商事仲裁公信力,发挥互联网仲裁品牌效应,线下案件裁决自动履行率达90%。在全市公证机构设立“幸福家”公证法律服务站,提供家事法律咨询意见1800多人次,被现代快报、法制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