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法援深耕“四度”践行为民办实事
响水县司法局以满足群众法律援助需求为导向,深耕“四度”,努力践行为民办实事。今年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231件,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0万余元。
一是拓宽法援“广度”,在宣传造势上聚力。持续推进“法援惠民生”宣传活动,线上线下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依托司法微信公众号,发送法治热点、法治故事、法典解读。拍摄法律援助抖音微视频,让更多群众在视频浏览中增强法律意识。组织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送法活动,开展法治讲座,发放《民法典》问答小手册、法律援助指南等宣传资料,与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农民工群体,面对面解答法律难题,提升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
二是延展法援“深度”,在工作改革上聚力。以县法援中心为枢纽,畅通各镇区、村居及部门工作站点服务渠道,加强站点工作人员业务指导、培训,全面提供法律援助申请接收、初审、代办服务,将法援服务由“上面等”变为“下面找”。县法援中心成立专职法援律师团队,各司法所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坐班,开展法律援助咨询和受理法援案件活动,形成专兼职优势互补的法援队伍。案件办理推行“点援制+择案制”,让法援律师在擅长领域更好为受援人提供法律帮助。
三是提升法援“精度”,在联动联处上聚力。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协调配合,统筹调配值班律师及辩护律师资源,并实行动态监管及绩效考核制度。建立部门间会商通报、互助协作、信息共享、案件流转、质量反馈等机制。加强与劳动监察部门协调配合,密切关注农民工欠薪、企业劳资纠纷等社会突出问题。建立“法援+调解”工作机制,推动各类纠纷诉前化解。建立低保、五保、政府供养人员信息库,将低保边缘人群、一般低收入户、农民工群体纳入数据库,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放宽至最低工资,将免予经济审查人群由6类扩大至15类。建立“法律援助早期介入”机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
四是强化法援“力度”,在质效提升上聚力。在各法律援助服务站点设置法律援助服务指南,公布法援律师及代办员姓名、联系号码、服务事项等信息。落实法律援助“主办责任制”,为申请人提供接待、受理、审查、决定“一站式”服务,提高法律援助审查效率。制定法援案件“源头管理、过程控制、末端考核、结案跟踪”一系列制度,规范案件办理。制定法援律师督察考核办法,对所有法律援助案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督查,随时抽查承办人员庭前准备情况、法庭辩论情况、庭后解释工作,确保案件质量。
- 上一篇:蓝纸鹤“未”你,“典”亮星夜课堂
- 下一篇:滨海县司法局以“四心”维护好儿童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