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政法文化>>正文内容

周云:用青春芳华照亮迷途女性的天空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对得起这身警服。”这是女警周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0年8月,周云从警校毕业分配到盐城市拘留所、盐城市强制戒毒所,至今20年没有变换过工作岗位。先后被表彰为“全市优秀政法干警”“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局机关优秀女警”“全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多次被盐城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9年荣获盐城市“第七届最美警察提名奖”。

“她20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和芳华无私地奉献给了公安监管事业,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任务,是全所的先进典型和学习榜样。”盐城市拘留所、盐城市强制戒毒所所长郭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多看一眼 多巡一圈

从生死边缘救回垂危生命

 

“不要急,调整呼吸,医生马上就到!”周云一面轻拍杨某的后背,一面安抚杨某的情绪。2019年3月21日早上7时30分许,在巡视监区时,周云发现被拘留人员杨某缩在墙角,神色与以往不同。周云上前询问时发现,杨某表情痛苦,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中呕吐、四肢抽搐等症状。周云一边安抚杨某的情绪,一边通过电话通知驻所医生,及时联系送医车辆,并将这一突发情况汇报所领导。经驻所医生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后,及时将杨某送医院治疗。从发现状况到送至医院治疗,全程仅用20多分钟。

“幸亏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抢救结束后,医生长呼一口气。经诊断,杨某血压210/140mmhg,为高血压3级(极高危),出现症状后,如果发现不及时,极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周云观察入微,发现及时,处置果断,挽救了一个生命,也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细节决定成败。周云介绍说,20年来,她时刻提醒自己,安全是监所工作的生命线,每一次入微的观察、每一次细致的检查、每一次及时的发现,都是在拧紧安全的螺丝钉。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2020年12月19日。17时许,周云在巡视监室时,没看到被拘留人李某,经询问同室人员得知,李某上厕所有一段时间了,周云感觉不对劲,立即寻找并在厕所旁发现了瘫坐在地的李某。发现时,李某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咯出少量淡红色血,神志模糊,周云将李某扶到床铺上平躺,并迅速联系驻所医生,上报所领导。经医生检查后,李某血压190/110mmhg,诊断为高血压3级(极高危)引起高血压颅脑病,因送医及时未出现生命危险。

监区内一年收押女性2000多人,监管工作繁重而复杂。“由于被监管人多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每人一天两次,每天分发药物就要100余人次,每一次都要小心仔细,不能错,不能漏,看着她们服完药,我才放心。”周云说。

 

 

多一个微笑 多一杯热水

融化了绝食者坚硬的心

 

“多一个微笑、多一句问候、多一杯热水、多一碗病号饭、多一次促膝长谈……也许结果就会改变。”这就是周云创新的“五个一”工作法。

2020年5月,拘留所收押了一名非法上访人员潘某。潘某入所时情绪非常激动,哭喊自己是被冤枉的,并拒绝在文书上签字,对民警的问话也不理不睬。入所后以身体多处有病为由,并采取静坐、绝食的方式不配合管理。

“要让这样一个顽固不化的人转变过来,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爱心。”周云告诉记者。面对潘某的行为,周云不但不厌烦,反而主动与其交流,每天早上一个微笑,一句“大姐,早上好”,递上一杯热水,坐在地上陪着潘某聊天。在了解到潘某患有食管炎和胃病,不能吃太硬和太辣的食物后,周云就每天从民警食堂带稀饭、肉汤给她。在周云的耐心关怀下,潘某开始讲话,但依旧不吃饭。

从与潘某的交流中,周云发现潘某一直在谈她的孩子。周云找到了潘某的两个女儿,并说服她们来做潘某的工作。在女儿的劝说下,潘某的思想状况开始发生变化。经过三天的努力后,潘某开始吃饭,并配合监管人员的管理。

“姑娘,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以后我再也不胡闹了。”2020年6月3日,潘某出所前紧紧拉着周云的手再三说道。

徐某是一个特别爱美的女孩,22岁因为交友不慎染上了毒品。生活变得一塌糊涂,丈夫也和她离了婚。

2018年6月8日,刚到盐城市强制戒毒所戒毒时,徐某经常坐在角落里发呆流泪,不爱说话。周云特别关注她,一有时间就找她聊天,讲许多励志的故事给她听。在谈话中发现徐某对美甲比较有兴趣,周云就找来相关书籍,鼓励她多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渐渐地,徐某的话多了起来,笑容也多了,还积极参加所里组织的新春联欢会并当主持人。

2020年5月,徐某因成功戒除毒瘾并表现突出,提前两个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回归社会。现如今,徐某在苏州开了一家美甲店,生意很好,还经常和周云联系。

“周警官,感谢你在我最艰难的日子里给了我温暖和希望,让我找到了人生方向!”每逢节日,徐某都会给周云发来信息,表达感激。20年来,周云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从“帮”入手,由“爱”出发,用耐心和爱心教育感化2000多名失足女性,为她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多一点付出 多一份坚守

高墙内累计封闭执勤216天

 

“我是党员我先上,再说了谁家里没有困难?”面对丈夫的劝说,周云坚定地说道。周云今年42岁,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8岁,一个3岁,平时除了值夜班,孩子都是自己带。在接到封闭管理任务后,周云说服自己的爱人,将大儿子交给公公,小儿子送到外婆家。去年2月2日,作为首批执行战时封闭管理任务的民警,周云开启了连续15天、24小时在岗的工作模式。在执行封闭管理任务的216个日日夜夜里,她和孩子们聚少离多,最长1个月没回家,只能通过电话问候老人和孩子。

2020年2月7日下午,拘留所新收一名传播散布虚假疫情言论的女被拘留人员夏某。入所谈话时,夏某情绪非常激动,越说越伤心,越讲泪越多。在倾听完夏某的“委屈”后,周云先从法律的角度解释传播散布虚假疫情言论的后果,再讲此言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通过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的耐心解释,夏某明白了自己的违法行为,并主动通过电话告知自己的亲戚朋友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给战“疫”添麻烦。

封闭管理期间,周云将工作与生活融入“监区”,将“衣食住行”全部纳入监区,做好封闭管理、卫生消杀、体温检测、人员分餐、药品监服、交流谈心等防控措施,组织对监室进行消杀300余次,测量体温3000余人次,开展谈话教育250人次。

“疫情期间,其他省的监区发生了传染问题,给我们敲响警钟。监区安全,丝毫不容马虎。我们始终高度警惕,坚持严密管控措施,确保监区防疫和服务打击犯罪两不误,疫情期间,全所无一感染!”周云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