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平安盐城>>正文内容

“戴”出安全 “亮”出文明


  头盔戴起来,车尾亮起来。4月初,盐城正式启动“戴盔亮尾”工程,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市公安交警部门联合保险、电动自行车协会等共同向市民发出安全倡议,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创建。
  去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开始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公安部也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其中在严格电动自行车登记使用管理方面鼓励骑行者佩戴头盔。在此背景下,盐城启动“戴盔亮尾”工程,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打造平安盐城。
  “戴盔亮尾”中的“戴盔”指的是市民驾驶电动自行车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日常出行中,不少市民没有养成驾驶电动自行车戴头盔的习惯,也没有认识到戴头盔的重要性。还有市民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或是购买的头盔质量不过关,或是不知道如何正确佩戴,因而即便戴了头盔也可能无法起到有效保护作用。据统计,2017年至今,全市电动车自行车发生事故起数106367起,其中造成人员受伤54233起,造成人员死亡1664起。在电动自行车受伤事故中,头颅受伤占比约36%,因头颅伤死亡占比70%。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时,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有效保护头颅。通过“戴盔亮尾”工程,市民可以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头盔,逐渐养成戴头盔的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平安出行。
  “戴盔亮尾”中的“亮尾”是指在电动自行车尾贴反光标贴,以便市民在夜间骑行时可以对其他交通参与者起到提醒识别作用。“亮尾”照亮的是生命安全,彰显的是现代文明。主动“亮尾”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
  由此可见,“戴盔亮尾”既是安全出行的必然要求,也是文明交通的应有之义。文明交通是展现城市形象的名片,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提升社会文明的一滴水。期待更多盐城人能从这“一头一尾”的改变做起,树立安全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共同维护城市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