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主动作为拿出“硬核成果”
主动作为拿出“硬核成果”
——全市法院服务保障“三项清理”工作十大典型案例综述
“担当履职、主动作为。2019年,全市法院聚焦市委市政府‘三项清理’的决策部署,共司法处置‘僵尸企业’131家、闲置土地7800余亩、低效厂房113万余平方米,相关工作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近日,市中院公布2019年度服务保障“三项清理”工作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成为司法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核“代表作”。
入选的十大案例,都是难度系数很大的“硬骨头案”。市中院承办的某企业破产清算案中,该企业面临人多、债多、社会负担重等多重矛盾,职工及债权问题错综复杂;盐都法院办理的某置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中,投资的8个房地产项目,6个处于烂尾状态,两块地搁置多年未开发,负债累累,矛盾重重……
“山”在前,路怎么走?市中院党组理思路、稳节奏,坚决打好服务保障的主动仗。
对内,成立“一把手”牵头的领导服务小组,出台《十项措施》,确保两级法院“责”字当头、闻令而动;对外,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完善府院联动机制,整合资源要素、压实责任链条。
思路明,招数准。如在推进某置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时,盐都法院创造性提出“经营性”模式,先销售存量房带动资金回笼,再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复工,并助力企业化解费用缴纳、管理混乱等系列问题,推动5个项目复工建设,2个项目全面建成,盘活土地700余亩,续建楼宇83万余平方米,激活了一池春水。该案入选2019年度全省法院破产典型案例。
回望负重岁月,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王为华对2019年8月20日这一天印象尤为深刻。
此日,经市中院与该院历时五个月联合执行10余次,出动干警百余人的共同奋斗,终于实现了22户承租户的全部搬离,为某服饰有限公司强制清场案画上圆满句号。
铁肩膀挑重担。聚焦司法资产处置这一重中之重,市中院创新两级法院协同执行机制,对重大疑难被执行案件,常态开展协同执行,加大强制措施运用,推动各项任务按时达序。
这起案件中,实际控制人将该服饰公司擅自租赁给10余家公司,并有大量违章建筑存在,仿佛动不得、碰不了。然而,在担当的“强引擎”下,两级法院清场近3.8万平方米厂区,为高铁项目推进扫平道路,最终以法治的“完胜”落幕。
“硬”中亦有“巧”。全市法院对闲置厂房、土地等资产,灵活采取整体变价出售、分栋变价出售等方式,努力实现资产变现价格最大化。对拍卖处置的“热门”厂房、土地进行适当维修,强化宣传推介,提升拍品“吸睛率”和成交率。
亭湖法院执行的某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在争取回案件处置权的基础上,运用淘宝网司法拍卖,成功盘活土地1200亩,有力保障了全域旅游建设;大丰法院在执行某动力机械公司案时,出动干警30余人,连续作战3天,确保场内机器腾空完毕,盘活土地83亩、厂房3.7万平方米。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内可实现开票销售4.8亿元,税收超3800万元,并可吸纳周边300人就业……”经滨海法院一番“腾笼换鸟”的操作,昔日的“僵尸企业”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在执行某木业有限公司系列案件中,该院积极对接政府招商引资平台,协助引入某台资企业。一方面,加大执行力度,努力促成执行和解;另一方面,全面排查被执行企业的其他债务,通过多元解纷平台“一揽子”化解,了却投资企业的后顾之忧。
责任牵引,匠心赋能,着力提升司法作为的“含金量”。全市法院加强与政府部门联动,积极引导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发展前景良好的战略投资主体接盘,最大限度盘活沉睡资源资产。在此过程中,重视统筹解决职工安置和权益保障、金融债权保护等事宜,确保社会稳定。
盐都法院执行的某泊车设备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盘活土地32.25亩、厂房近万平方米,并引入某环保科技公司;
东台法院执行的某家电科技有限公司返还财产纠纷案,盘活土地83亩、厂房1.6万平方米,助力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落地;
响水法院执行的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案,盘活土地100亩、厂房超1.2万平方米,并促成某新材料公司的投资……
- 上一篇:我市举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 下一篇:全市检察机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