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综合要闻>>正文内容

我市实施五项排查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我市实施五项排查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动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组织开展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防控社会稳定风险、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等“五项排查”行动,有效防范化解整治了一批风险隐患问题,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精心谋划部署,强势组织推进

    市委政法委在广泛调研、深度研判的基础上,印发《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隐患风险问题“五项排查”化解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步骤、排查重点、化解时限和整治责任,通过条块结合排查和分层分级解决问题,有效防控各类社会风险,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规范处置率达100%,重大矛盾纠纷化解达90%的工作目标。

    严密工作部署。市委召开会议,专题部署“五项排查”行动,分条线分地区列出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销号制”,确保取得实效。市委政法委牵头,定期召开政法委书记座谈会、月度专题情况汇报会、讲评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会,确保“五项排查”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五项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矛盾纠纷、稳定风险、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干部作风五个工作组,分别由市信访局、市公安局和维稳办、市安监局、市委宣传部、市纪委牵头负责,市委政法委负责“五项排查”统筹协调、督导检查。各县(市、区)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加强上下联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排查全面见底

    全市11个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各类风险问题进行“兜底翻”。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隐患,逐一填写问题清单,注明风险级别、包案领导、包案单位、化解措施等,汇总上报各牵头部门。

    突出重点地区、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事项、重点人头、重点企业、重点问题,着力排查防控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可能发生群体性聚集滋事事件,可能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社会风险的重大涉稳问题,对排查出的矛盾问题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建立县(市、区)半月排查、镇(街道)周排查、村(居)日排查的动态排查机制,对县区和部门排查情况实行互相交叉补充,务求排查矛盾全面覆盖、矛盾隐患全面见底。组织金融办、农办等部门力量,开展专题调研摸排,对全市各类资金互助社、农民合作社、投资理财咨询类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逐一排查见底,不疏忽、不遗漏,职能部门加强动态监管,降低风险隐患。

立足解决问题,化解处置到位

    对前期排查出的突出矛盾问题,交办各地和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和一案一套班子、一案一策、一案一段时限要求,形成专项工作方案,分层分级化解稳控。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提交牵头负责部门跟进协调解决。

    市委分管领导每月听取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每月进行一次专项问题会办。对一些跨地区、跨部门的重点问题,条线部门主动和有关县(市、区)对接,由牵头责任部门主动约请分管领导牵头会办,协调解决;对一些重大敏感复杂问题,牵头责任部门先期研究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向主要领导汇报,提请协调处理。 

   由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维稳办牵头组成联合督查组,分线分片对“五项排查”化解整治行动进行专项督查,对排查出的矛盾问题化解稳控情况逐件见底。特别是对可能影响稳定的行业性、区域性矛盾问题,由500名下访干部驻点督导,依法依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