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司法局有力解决村居法律服务问题
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近日,为深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湖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接道成带队到先锋社区、神台社区、东冯社区等5地进行走访调研,发现法律服务微信群名称不规范;群成员数量少,且在群群众少;法律咨询服务不及时;法律顾问到村提供法律服务次数少;部分工作流于形式等多种问题。该局正视不足,结合实际现状和各村(社区)特点,将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村居法律服务问题。
一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将所有法律顾问信息在村(社区)进行公示。规范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微信群,一方面强化该局适时对法律顾问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便于迅速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及时详细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疑难。
二是严格执行定期服务制度,要求每名法律顾问通过走访、电话、微信等服务方式提供法律服务活动,每个月至少到村(社区)累计服务8小时,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法治课。
三是建立工作台账和工作日志制度。法律顾问要认真填写法律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和结果,整理相关材料存档备查。根据合同约定的考核标准,通过实地检查、台账检查、听取村(居)委会和群众意见等方式,严格对村居法律顾问进行督导考核和奖惩。对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服务团队和法律顾问通报表彰,调动其积极性,扩大其影响力;对工作不负责任、群众满意度差的通报批评;对在履行法律顾问工作中考核不合格的,通报给其所在的法律服务机构。
四是通过不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等形式,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学习交流与农村农民有关法律法规,强化业务素质,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不仅要提供“粗放型”服务,如法律咨询、开展法治讲座、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等,还要提供“精细化”服务,如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审查合同协议、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审核、法律服务民营企事业等。
五是通过举办法律顾问工作图片展、理论研讨会、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工作成果。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发现工作中的遗漏和疏忽,及时制定改进措施。(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