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综合要闻>>正文内容

全市法院服务保障乡村治理工作纪实

乡村善治之路上的司法担当
——全市法院服务保障乡村治理工作纪实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环节,司法担当则是助力乡村善治的重要助力。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聚焦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因势而谋、顺时而动,知重负重、勇挑重担,司法的智慧、汗水和付出持续与乡村治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出人民群众源源不断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靶向施策控风险
  今年以来,我市法院就农村地区常见多发的盗窃、抢夺、寻衅滋事以及涉赌、涉毒相关案件开展4次集中宣判,累计吸引旁听村民近1.1万人次,发放宣传手册6000余份,有力净化了乡村治安环境。
  把准时代脉搏,市中院党组始终将防控风险作为促进乡村治理的重中之重,要求全市法院花真功夫、细功夫和实功夫,对各类风险看透表象、把准成因、定实措施,着力构建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黑恶势力是危害乡村治理的“毒瘤”。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涉及农村地区的黑恶犯罪,坚持从严打击,综合运用追缴、没收、财产刑等手段,形成扫黑、除恶、治乱的压倒性态势;针对乡村地区相对严重的贷恶合流问题,开展“套路贷”与虚假诉讼案件专项整治,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惩涉农腐败行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
  防控风险是道综合题,必须当先手、有高招。依法高效化解涉农纠纷,妥善调处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纠纷,鼓励发展规模经济,保障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保护,对“射阳大米”“丰收大地”等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加大保护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特别是,全市法院以服务市委、市政府“三项清理”工作为目标,对乡村地区“僵尸企业”、闲置土地和低效厂房,整合审执要素,优化工作流程,最大限度激活沉睡的资产资源,推动产业升级。相关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司法调研亦在同步跟进。以“司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系列专项调研为抓手,全市法院先后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等问题形成调研报告7份,发送司法建议13份,助力补短板、强弱项。
  破立并举树新风
  前不久,设立于东台法院的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作出成立后的首例判决,家住射阳县的农民时某因捕捉50只青蛙,构成非法狩猎罪,被处罚金2000元。该案例在经相关媒体报道后,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自今年7月挂牌成立以来,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抢抓江苏法院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改革的契机,组建2个专业审判团队,扎实开跨域立案、巡回审理等活动,稳步推进“生态复绿管护”“增殖放流”等环境修复方式,让绿色、美丽成为乡村社会人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倡导时代新风,引领乡村文明新气象。强化少年家事案件审理,对高额彩礼、不赡养老人、干预婚姻等引发的纠纷,积极通过车载法庭、道德评议的方式,加强教育、规范和引导,努力形成审理一案、示范一片的效应;紧扣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组织开展“火炬行动”“冬日暖阳”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发动群众“围追堵截”失信被执行人,让公正、诚信意识深入人心。
  突出普法宣传的基础性作用,全市法院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让法治“飞入寻常百姓家”。市中院与市广播电视总台联办法治栏目《每周说法》,就农村房屋买卖、相邻权纠纷等涉农重点热点问题,制作案例36期,每期20分钟,涵盖案情及专家说法,成为村民们心中的“黄金强档”。建湖法院开展“法制赶大集”、滨海法院推行“法润乡村”活动,干警深入田间地头,同村民同坐一条板凳,在以案释法、专项普法等“套餐服务”中,不断丰富着村民们的“精神养料”。
  塑导向,树新风。全市法院扎实推进精品案例工程,仅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有5则涉农村纠纷的典型案例入选省级以上公报案例,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
  架桥铺路增活力
  8月初,捷报传来。响水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窗口”、东台法院“一庭三所+”等工作入选2019年盐城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成为全市法院扎实推进司法创新、主动服务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生动注脚。
  这其中,“一庭三所+”工作机制,就是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社会治理中的桥梁纽带和法治保障作用,通过主动搭建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劳动服务所等一庭三所+联动解纷平台,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
  据了解,仅今年以来,首创该机制的东台市时堰人民法庭就已妥善调处重大劳动纠纷10余起,担当的“红利”充分涌流。
  推动乡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需要一番绣花功夫。全市法院高度重视人民法庭群众“家门口法院”的重要作用,推动和引导全市40个人民庭传承和发扬“枫桥经验,构建以法庭为支撑,以巡回审判点为侧翼,以驻镇(村)诉调对接工作站为支点的息诉大网络,充分发挥亲缘、人缘、地缘优势,综合运用情理、事理、法理解纷,努力实现源头管事、靶向治事、就地了事。大丰法院的“三段工作法”、滨海法院的“庭站点员”机制等工作品牌叫响全省。
  创新的“酵母”不断发酵。全市法院扎实推进“道交网上一体化”改革,对乡村多发的交通事故纠纷诉前分流、精准化解,实现矛盾处理时、度、效的统一;市中院组织党员干警与阜宁等地的贫困农户开展对接帮扶,用法治手段化解困难群众的“心头烦”;盐都、阜宁、开发区等法院构建“1+N”模式,对乡村民宿、精品农家乐等“生态+”新业态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实行“一揽子解决”,保障乡村特色旅游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