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总体计划,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加快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以标准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着力增强基层服务供给能力,补齐公共法律服务短板,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在“法治大丰”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按照省司法厅召开的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电视电话会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资源优化聚集,实现效能最大化。中心严格按照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建设,将公证、法律援助、律师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行政复议、司法考试、“12348”热线等职能有机整合,实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设有咨询接待区、等候区、私密接待区、办公区,实现了司法行政资源“大融合”和效能最大化,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竭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服务规范透明,注重管理制度化。中心以服务保障民生为宗旨,秉承“尊法、敬业、诚信、高效”服务理念,科学制定内部管理、服务内容、业务流程、服务标准、检查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实现执法、服务、管理、礼仪“四规范”,推行“阳光执业”,严格挂牌上岗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促进中心工作规范有序,确保各项业务有序流转。加大公示力度,通过室外公示栏、大厅LED屏公开业务范围、业务流程等,让当事人“一看就明白,来了就能办,一次就办好”,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在“大丰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平台”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各项业务服务指南、便民措施,多种方式明示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资源均等普惠,强调服务网络化。以大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面向基层全面、均衡辐射,在15个镇(街道)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263个村(社区)建立司法行政服务站,形成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合理调配法律服务资源,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四是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渗透性。在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设置了法律咨询的板块,使群众不出村(不出镇)便可与村(社区)法律顾问“面对面”进行法律咨询、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利用网上、掌上的服务平台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群众知晓率。针对不同群体,结合节日特点,在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关爱残疾人、助力农民工、重阳节尊老爱老等法律宣传活动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和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