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琴:初心铸就法律梦——徐华杰“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手记
她,原本是一名成功的人民教师
因为梦想,考进常州中院
起初的岗位是会计
因一个法律问题被人问得哑口无言
她决定从头开始
刻苦学习法律知识
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法官
一步一个脚印地登攀
她成了常州市中院首位办案超百件的法官
民事审判累计办结案件1500多件
案件调解撤诉率在常州市中院名列前茅
她
就是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省诉调对接工作先进个人、省先进工作者
刘晓琴
根据省委政法委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近日,我跟班学习刘晓琴。作为刚刚加入政法队伍的新兵,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非常期待这次机会。短短一天,获益匪浅。
跟班学习的第一项工作是接访。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因历史遗留问题,主张房产不果,刘晓琴负责接访。她与信访者促膝而谈,时不时一声亲切的“阿姨”拉近了和信访者的距离。老人说到激动处,不由讲起了常州话,刘庭长随之以常州话呼应开导,耐心疏解,帮助分析症结,整个过程有理有据有节,老人的情绪也得到了纾解。
“您老年纪大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为这事奔波也要注意身体。”刘庭长的话让老奶奶倍感欣慰。
刘晓琴不仅自己践行着一切为了群众的宗旨,还带领着司法人员和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发挥司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积极开展诉调对接平台搭建,创新“一站一室”效能提升工程,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力争将更多的纠纷化解在诉前,消弭在源头。
忙完接访,刚一落座,刘庭长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安排律师参与调解调研座谈会事宜。她告诉我,在金坛法院设立的“律师调解工作站”,参与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已有一段时间,接下来各区法院立案庭庭长、部分领导和律师,要到金坛市法院了解、探讨、调研心得体会和经验做法。她还介绍起人民调解员的重要作用,人民调解员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老娘舅”,他们积极参与到案件调解中,常州有两个辖区的立案数明显下降。这也是诉讼调解前置确实能有效减少社会矛盾的实践证明。
没一会儿,刘晓琴的电话又响了,是通知她做好特赦案件的准备。熟悉程序法的刘庭长立刻问到“案号”如何编定。所有案号都由信息系统确定,但信息系统中没有设定特赦案件的案号,对于这个细节,刘庭长反复核对,打了不少个确认电话。我好奇地问:“庭里没有其他同志吗?这个技术活完全可以让其余同志落实,为什么非要自己做?”她笑了:“我习惯自己把困难的问题都解决在前,再安排其他同志做。”是的,身先士卒正是她带领立案庭工作最美的样子。
跟班手记
坚守自己的初心
在我眼里,刘晓琴,这个巧笑倩兮的女庭长是个传奇。她用自己的无畏、奉献、深情,还原了法律人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
我时常问自己: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自己的人生究竟怎样过才最精彩?或许是和自己相爱的人相守一生,或许是游山玩水走近世界的各个角落,或许是努力工作成就人生的巅峰……
从刘晓琴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明确内心真正的想法,坚守自己的初心,即使你现在遇到了难题,但终有一天会迎刃而解。人生很短暂,但也很神奇,只要你愿意去努力去付出,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有时你可能觉得等了很久回报还没有来,但不要焦虑,或许它正以另外一种方式陪在你的身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实工作、严守纪律,为建设平安江苏、维护社会稳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