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综合要闻>>正文内容

全市公安机关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安全保卫任务


 

全市公安机关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安全保卫任务

 

3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对做好全国“两会”安保工作高度重视,相继作出一系列部署。市委书记朱克江、市长王荣平多次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元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宇、副市长、公安局长夏存喜等领导把全国“两会”安保直接抓在手上,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组织协调、亲自督导检查。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前后方通力协作、顽强拼搏,实现了“五个确保”和“三个不发生”的目标,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安保任务。

强化组织推进领导靠前指挥

按照“舆情把控、信访稳控、事故严控、治安可控”的总要求,把全国“两会”安保作为公安机关重大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市公安局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国“两会”安保工作领导小组。225起,市、县公安机关全面启动战时工作机制,设立全国“两会”安保联合指挥部,成立情报研判工作专班,实行情报信息统一研判、重要事项统一交办、警力资源统一部署、重大事件统一处置、敏感舆情统一导控、重点工作统一督导,形成上下一体、合成作战的联合指挥体系。副市长、公安局长夏存喜多次坐镇联合指挥部,牵头召开市局机关情报信息综合研判会,深入滨海、亭湖和火车站等点部位实地检查督导。市局派出11个督导组赴各地现场督导。各县(市、区)局领导班子成员和警种负责人除坐镇指挥部外,全部深入一线、蹲点包片、指挥实战。

强化情报研判动态预警控制

将情报信息作为“两会”安保的首要环节,坚持公开与秘密、人力与技术、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深入搜集可能影响全国“两会”安全的情报信息,健全完善重要线索交办核查反馈机制、与北京等地公安机关的情报交换共享机制、前后方情报信息无缝对接机制。“两会”期间,全市共搜集掌握涉及全国“两会”安全情报线索380余条,及时交办相关地区核查反馈,并通报驻京工作组。市、县公安机关启动每日综合研判机制,31起成立有关警种部门参加的情报工作专班,每日开展合成研判、专题研判和跨部门、跨地区会商研判,全国“两会”期间实行每三个小时滚动比对一次重点人轨迹,每半天调度研判一次重点人在位情况,引领安保实战精准有效开展。

强化人员稳控严防现实危害

将重点人稳控作为全国“两会”安保的关键措施,全面排查梳理、跟踪掌控可能影响全国“两会”安全的涉稳重点人员,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专班”的要求,层层落实包保稳控责任。将各类涉稳重点人全部纳入平台动态管控,筑牢属地稳控、途中阻控、驻京查控“三道防线”,确保到京零非访。持续开展出租屋、中小旅馆等流动人口落脚点清查整治,实行涉恐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对流入我市的关注对象,落实48小时见人、见证、见物、见住地措施。“两会”前夕,市公安局、市维稳办重新评估尚未彻底解决的矛盾群体,排查梳理近期比较活跃的利益群体,动态列管一批重大矛盾挑头人员,逐一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限时办结、消除隐患,严防发生现实危害。

强化面上管控保持高压态势

坚持以面保点,深入推进“春雷”行动,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盗抢骗”等突出刑事犯罪。“两会”期间,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87名,打掉犯罪团伙41个,收缴赃款赃物100余万元。坚持显性用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处突,31起启动加强型巡防机制,25个春运检查服务站和17个市际治安卡口实行二级勤务,消防部队进入二级战备,全市每天投入2200余名民警、3500余名辅警、巡逻车233辆,加强对火车站、机场、公交等重点部位巡逻防控。对水电油气等市级重点目标,增派300名警力会同单位安保力量加强24小时守护。深入推进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和“百城禁毒会战”,集中整治涉枪涉爆涉毒等治安问题,保持了社会面严打严防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

强化安全监管筑牢安全底线

坚持全覆盖、严执法、零宽容、重实效,加强交通、消防、危化品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凌晨2点至5点停驶休息制度,检查重点车辆1.2万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万起。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单位的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和处罚力度,全市共行政处罚62起,临时查封51家,责令关停25家,约谈16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负责人并签订整改责任状。加强对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剧毒化学品、散装汽油的管控,落实危险品安全监管责任和措施,市区公安机关切实做好禁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工作。针对文体商贸活动,市县公安机关提前制定方案,严格安全检查。元宵节当晚,市区水街人流量达5万人左右,市区公安机关调集足够警力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