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盐城长安网>> 综合要闻>>正文内容

平安春风拂满盐城 — —写在我市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之际(上)

平安春风拂满盐城  

 

— —写在我市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之际(上)  

   9 19日,一则喜讯从首都传到盐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我市被中央综治委表彰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了受到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这次表彰大会一共表彰了全国59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地、州、盟),我市作为江苏省获评的四个地级市之一,是江北8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设区市。   

  荣誉来之不易,成效弥足珍贵。到底是什么让这座城市获得如此殊荣,拿到这块彰显城市美誉度、社会和谐度、群众满意度的“金字招牌”,是什么让这片土地呈现一派和谐幸福的生活景象和安宁祥和的独特神韵?   

  近年来,我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将综治平安建设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实事工程、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软环境,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综治平安建设重点工作。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平安盐城建设,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全市上下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统筹推进平安盐城、法治盐城、过硬队伍建设,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刑事案件发案数、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   

   全面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使平安法治成为盐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委书记王荣平在今年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作出批示要求。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中央和省综治领导责任制文件,提出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失职追责责任制,综治平安维稳工作在党政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占比不少于10%。为了有专项经费的常态保障,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按本级年度公共财政收入0.5%的比例,设立市、县、镇三级平安法治维稳奖励基金,对综治平安建设重点项目实行“以奖代补”,极大地保障了各级综治中心、治安防控体系、网格化管理等重点建设项目落地落实。   

  在综治组织体系建设上,我市的一项举措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所有的村、社区配备享受副村级待遇的综治维稳专干。加之全市所有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书记,并配备专职党委政法委员,为综治平安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我市大力推进政法综治队伍政治建设述职、重大事项报告、政治督察“三项制度”建设,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政法队伍,得到中央政法委充分肯定,在全国政法队伍建设专题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   

  近年来,我市加强对综治平安建设的常态化检查考核,综合运用综治建议书、挂牌督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等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对综治平安建设重点工作薄弱的地区,向当地党委政府发放综治工作建议书30多份,有力地推动了工作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将各县(市、区)综治绩效排名末位的镇(街道)确定为重点管理镇(街道),实行挂牌管理,次年没有摘牌的,实行一票否决。   

  前不久,在射阳县海河镇政法维稳视频指挥中心里,该镇政法委书记邓克生通过远程视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起几年前的那件“往事”,刚上任不久的他依旧说“影响深远”。由于区划调整,2014年海河镇的综治平安建设处于困境之中。“矛盾多,群众诉求飙升;隐患多,案件事故上升;基层基础差,处于全县末位。”邓克生说,“2015年初市综治委把海河镇确定为重点管理镇,实行挂牌管理。”一石激起千层浪,海河镇党委坐不住了:如果当年不能摘牌,所有工作将被一票否决!   

  知耻而后勇。“一定要摘掉帽子”的海河镇党委立即行动起来,对照基层基础建设要求,从人员、经费、阵地、制度等方面进行整改。短短半年时间,面貌一新的海河镇就跃居全县综治工作前列。20157月,全市综治平安建设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还专门把海河镇作为一个现场,向全市推广。“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了。”邓克生说,“这些年来,尽管领导班子不断调整,但对综治工作的重视一直没变。大家都认识到,平安和稳定是我们生活和发展的巨大保障。”像海河镇这样曾经的后进镇(街道),经过大力整改一跃成为所在县先进镇(街道)的,在全市有20多家。   

   构建平安建设共治共建格局   

  平安,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外在体现,是核心竞争力,是小康社会重要内容和保障,也是一个城市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的“金字招牌”。全市完善“党政主导、综治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参与”的平安创建格局,发挥综治部门体制机制优势,推动相关综治成员单位共同负责、各尽其职,全市社会治安局势有效把控,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必须坚持“打”字当头。全市政法综治部门常态化开展严打整治“黄海行动”“雷霆行动”“清源行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向好。“是你们给在黑暗和痛苦中的我们带来曙光,是你们让我感受到祖国的温暖,是你们在切切实实保卫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今年828日,盐城市公安局收到了一封来自香港居民吴女士的感谢信。原来,吴女士的女儿遭遇到网络诈骗,在犯罪嫌疑人转账的短短两分钟内,盐城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发现了嫌疑账号,迅速启动紧急止付机制,80万元被成功冻结。“这些年,切身感受到盐城的治安状况越来越好,我们在盐的外地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也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了。”在盐城从事物流的钱先生说道。   

  维护社会治安,更要坚持以“防”为主。全市每年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全市在全省首批、江北首家通过技防城建设综合验收,社会面监控联网“雪亮工程”整体推进,在全省率先完成高质量的“村村通”技防任务。打防并举的双管齐下收到良好的工作绩效:全市命案等八类刑事案件、各类侵财案件发案数同比逐年下降,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居全省倒数第二,打击黄赌工作绩效位居全省第一。   

  维护社会治安,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对特殊人群的排查管护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目前,全市排查出2237名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一人一册,分类施策”,落实免费住院收治、居家管护“四帮一”、有奖监护、应急处置等政策措施,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有效管护。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监控定位率达100%,重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帮教率分别达95%100%   

  我市综治成员单位开展系列平安创建也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全市3个县(区)跨入全省平安校园创建示范地区行列,为全省最多;2016年,我市向百万大、中、小学生发放《盐城市学生安全口诀》,不但提高了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还发挥了“小手拉大手”、提升居家老人防范意识的连带效应,今年全市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6%。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开展平安物业创建,推动无主、无物管、无业主委员会的部分城市小区,落实街道、社区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提供“保安、保洁、保修”基本服务;市区成立物业管理巡回法庭,较好解决了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物业纠纷增多的矛盾。平安金融、平安家庭、平安电力、平安市场等系列平安创建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以各行业的平安撑起全市大局的稳定。